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從“鴻蒙”看互聯網的“周邊”生態(tài)

2019-08-15 17:04 AiChinaTech

導讀:華為“鴻蒙”系統發(fā)布,從名字就能看出它的強勢定位。“鴻蒙,中國神話傳說的遠古時代,傳說在盤古昆侖開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p>

華為“鴻蒙”系統發(fā)布,從名字就能看出它的強勢定位?!傍櫭桑袊裨拏髡f的遠古時代,傳說在盤古昆侖開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p>

不是為了安利華為,但不得不承認,重研發(fā)巨頭華為這一套“組合拳”讓人看起來很舒服。鴻蒙系統發(fā)布;華為10億美金“星耀計劃”;華為發(fā)布Cyberverse地圖技術;華為宣布進入車聯網時代;華為-2025十大趨勢白皮書發(fā)布。

華為的話題感確實很強,提煉出這些內容當中的關鍵詞,就是一段故事。鴻蒙系統的核心優(yōu)勢在IOT方面;10億美金支持開發(fā)者生態(tài);AR地圖現實增強技術;車聯網平臺;白皮書slogan-智能世界觸手可及。搭平臺、建生態(tài)、有錢、有技術、推平臺以及繪制智能化藍圖,近乎是描繪了一個完整的產業(yè)生態(tài),而這個生態(tài)有關于人工智能產業(yè)和互聯網“周邊”,比如物聯網、車聯網、智聯網、視聯網等。

人工智能產業(yè)大致分為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與之相關的還有機器學習引擎、開發(fā)者生態(tài)和眾多垂直領域。而各種“聯網”的發(fā)展成熟程度各有不同。

從“鴻蒙”發(fā)布 看互聯網的“周邊”生態(tài)

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 )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核心強調的是物理硬件層面的全面聯網,在過去一度被稱為傳感網,但是由于新生事物、技術的發(fā)展,加上5G帶寬能力提升,使得數據傳輸方面有了進一步提升,“物聯網”的發(fā)展將會更加立體。雖然距離“萬物互聯”甚遠,但是已經初見效果。

以阿里云IOT平臺為例,阿里云IOT為設備提供安全可靠的連接通信能力,向下連接海量設備,支撐設備數據采集上云;向上提供云端API,指令數據通過API調用下發(fā)至設備端,實現遠程控制。物聯網平臺也提供了其他增值能力,如設備管理、規(guī)則引擎、數據分析、邊緣計算等,為各類IoT場景和行業(yè)開發(fā)者賦能。目前已經有多個應用已經落地或正在落地,比如親橙里購物中心,阿里云對于物業(yè)運營和商業(yè)運營直接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包括智慧物業(yè)、智慧停車、智慧導購、會員系統等服務。而東方明珠和阿里云共建智聯城市包含網絡、平臺、應用、生態(tài)等,助力上海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車聯網方面,有一組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預測數據,2025年中國銷售新車的聯網比例將達到80%,而銷售規(guī)模將達到2800個萬輛。華為發(fā)布全球產業(yè)展望GIV@2025白皮書當中預測到2025年,全球58%的人口將能使用5G網絡,蜂窩車聯網技術將嵌入到全球15%的車輛。中信建投認為華為未來十年華為的汽車零部件業(yè)務銷售量可達500億美元,肩比博世。車聯網系統包含四個部分,主機、車載T-BOX、手機APP及后臺系統,目前在市場T-BOX應用較為廣泛。而華為車聯網解決方案分為共享汽車、車隊管理、交通監(jiān)管三部分,其官網案例是華為車聯網方案與一汽集團合作概況。

但是車聯網的市場化確實很難,之前有很多關于車聯網的論證,比如美國財政部曾計算過V2X(車用無線通信技術)的成本,結論是每在道路上安裝一個收集并提供數據的V2X裝置就需要高達5萬元。

相反的是,單車智能賽道上發(fā)展節(jié)奏較快,無人駕駛案例已經屢見不鮮,并且駕駛能力在逐步超越人類,但是車聯網不具備決策能力,現階段最大作用只是發(fā)出警示信息,路況信息等提示駕駛者。看似是自動駕駛行業(yè)對“車聯網”進行了降維打擊,而關鍵在于服務的主體群體不同,車聯網對應的是整個汽車聯網網絡,單車智能只是為汽車的擁有者服務。

其實車聯網和智能駕駛對即時反應、及時響應的要求非常高,而在這一領域的問題點是5G傳輸技術展開的,也就是選擇“天基”還是“地基”的問題,區(qū)別是天基傳輸速度快但成本高,很難普及化應用,而地基則相反。從車聯網方面的產業(yè)結構上看,汽車品牌商、互聯網頭部企業(yè)、汽車領域垂直人工智能企業(yè)是車聯網產業(yè)當中的主要玩家。用戶方面,汽車聯網設備終端市場熱度較高,終端功能可以豐富駕駛者的駕駛中體驗,比如語音對話、語音導航等。

從“鴻蒙”發(fā)布 看互聯網的“周邊”生態(tài)

在5G+AI時代下助力視聯網實現,視聯網(Internet of Video,簡稱IOV)是指以視頻作為信息傳播介質和互聯網功能載體的下一代互聯網形態(tài),就是“視聯網”。即 通過視頻數據處理、編解碼、傳輸、內容識別、語義分析、內容生成等技術,對視頻進行結構化處理,同時涉及AI算法、5G傳輸、視頻識別、視頻小程序、智能穿戴、智能攝錄等相關領域技術。其核心是,視頻內容的識別、視頻內容變現、視頻小程序生態(tài)等。

極鏈科技認為,視頻成為互聯網的下一代入口是一種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主要基于兩點原因,首先,視頻高帶寬的特性能夠傳輸更多默知識,激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使得視頻在信息傳輸介質上優(yōu)于圖文等形式。視頻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傳輸遠超圖文載體的信息容量,這也就使得視頻不僅能夠傳輸可以用文字和語言表達的明知識,也可以通過豐富的圖像內容傳輸難以言傳的默知識,而默知識的傳遞更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鳴。而現在處于視聯網的“嬰兒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色就是AI技術的應用使得視頻識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搭建起了“視聯網”的雛形。廣告與電商是這一階段“視聯網”的主要商業(yè)應用模式。

雖然從階段上看,物聯網、車聯網、視聯網都還在發(fā)展初期,但是都已經有了許多商業(yè)化表現,生態(tài)底層基礎已經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