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雙11過了三天,這些你都知道嗎

2019-11-14 11:42 物聯傳媒

導讀:從零點開始,各個時段的成交額一直在刷新去年記錄,不禁讓人感嘆,如今2684億的成交總額,如此快速的物流速度,以及流暢的購物體驗和新型的購物方式,在那個成交總額還是5000萬元的2009年,簡直是夢不可及!

“1分36秒,2019年天貓雙11的成交總額突破100億元?!?/span>

“菜鳥:僅8分零1秒,2019天貓雙11發(fā)貨破1億。”

“8小時55分,淘寶直播引導成交已破100億!“

“天貓雙11開場8小時,超200個城市快遞已收貨?!?/p>

“10點04分49秒,2019年天貓雙11成交額突破1682億元,超過2017年全天?!?/p>

… …

“2019天貓雙11收官,全天總成交額2684億元!”

“2019天貓雙11再次刷新世界紀錄,阿里巴巴核心系統(tǒng)100%上云后,撐住了雙11的世界級流量洪峰,訂單創(chuàng)新峰值達到54.4萬筆/秒,單日數據處理量達到970PB。”

從零點開始,各個時段的成交額一直在刷新去年記錄,不禁讓人感嘆,如今2684億的成交總額,如此快速的物流速度,以及流暢的購物體驗和新型的購物方式,在那個成交總額還是5000萬元的2009年,簡直是夢不可及!

7.png

那么,2684億的成交額是如何順利完成的?雙11交易之后的物流配送又影射出什么?購物過程中你是否感受到了消費盛宴背后正在悄悄改變的商業(yè)邏輯呢?

大量訂單的瞬時成交離不開后臺服務器的平穩(wěn)運行,訂單的快速配送夾雜著后勤人員的汗水,同時也和背后的數據服務息息相關,訂單的成交中,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淘寶直播引導成交已破100億,不少品牌也借力直播成為億元俱樂部的一員。

一、2684億成交總額的背后是強大的阿里云

2.jpg

11月11日晚,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表示,“不是任何一朵云都撐得住雙11的流量,中國有兩朵云,一朵是阿里云,一朵叫其他云?!?/p>

這個雙11的流量到底有多兇猛呢?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單日數據處理量巨大,一個是每秒訂單創(chuàng)建數高。

張建峰在演講中表示,“數據處理在今年的雙11創(chuàng)了一個新高,2017年當天處理了300PB的數據,2018年當天處理了600PB的數據,今年雙11要處理970PB左右的數據。”

這個970PB的數據量有多大呢,據張建峰舉例,他跟央視的人交流得知,央視拍了這么多年電視新聞節(jié)目,幾十年下來存了大概80PB的數據。而雙11一天,阿里團隊就要處理970P的數據,可想而知,這個數據量非常巨大,沒有一個先進的系統(tǒng)是撐不住的。

問題來了,這個先進的系統(tǒng)是什么?

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飛天操作系統(tǒng)”。它是阿里團隊完全從頭研發(fā)的一朵云,從頭是從每一行代碼,從十年前開始寫,到現在的第10年。當初王堅博士創(chuàng)辦阿里云的時候,對這個云下面的調度系統(tǒng),整個云的基礎平臺,取名叫做“飛天操作系統(tǒng)”。

“飛天操作系統(tǒng)”,即是阿里云。阿里云在今年的雙11表現非凡,原因在于,從去年開始,阿里團隊就決定把整個阿里巴巴核心系統(tǒng)全部上云,即放到阿里云上,用公共云來承載一個萬億規(guī)模的核心系統(tǒng)。

今年雙11,阿里仍然是一家在高速飛行中的飛機,他們成功的在這個過程中換上了全新的引擎,阿里團隊做到了,而且是全球第一個做到的。

阿里云承載了阿里巴巴自己100%的核心系統(tǒng),撐住了雙11的世界級流量洪峰。今年訂單峰值達到54.4萬筆/秒,是2009年第一屆雙11的1360倍。

3.png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張勇表示:“每到雙11,都有很多人讓我預測一下,今年能成交多少數字?我從來不回答這個問題。相比銷售數字,我更關心技術的峰值。”

的確,每秒承受的訂單峰值更能證明100%承載核心系統(tǒng)后的阿里云是如此的強大,張建峰認為在本次雙11的實戰(zhàn)中,阿里團隊在這四個方面都做了核心突破。

第一、阿里在核心虛擬機系統(tǒng)上,自研神龍架構,用自研的服務器來做虛擬化。一般的服務器隨著壓力增長,最終負載能力會慢慢下降,它不是線性的。阿里神龍服務器壓力越大,輸出也是非常線性的,這是非常難做到的。

第二、阿里自研了云原生的數據庫。今年有兩個數據庫,一個是自研的OceanBase,大家知道阿里在TPC-C測試里面拿下了全球第一。第二是PolarDB,也廣泛用在這次雙11上,沒有任何問題,阿里每秒峰值也是遠遠超越于原來Oracle這樣傳統(tǒng)的數據庫。

第三、阿里的計算與存儲做了分離,現在阿里巴巴存儲是有一個地方專門存數據。數據都是從遠端存取的,所以存儲可以很方便的擴容,因為它有一個專門的池。原來做不到,因為原來遠端存儲,訪問網絡速度就跟不上。

第四、之所以阿里現在能夠做到在遠端存儲,能夠比本地讀寫磁盤更快,是因為阿里做了RDMA網絡,這是全球第一個大規(guī)模做RDMA網絡的公司。

正是因為阿里云有了這樣的云服務基礎,才讓每年的雙11成交總額呈現逐年不斷上升的趨勢,每秒訂單創(chuàng)建承受峰值也在不斷刷新,才讓用戶擁有越來越流暢的購物體驗,此時此刻,為阿里點贊,為阿里云點贊!

二、注重數智化改造的物流企業(yè),無暇展示科技肌肉

雙11期間,升級迭代后的購物平臺,給用戶帶去了流暢的下單體驗,完整的購物流程還包括下單后的收件、驗貨以及售后過程。

那么,為了給消費者滿意的收件體驗,物流企業(yè)在今年的表現又有怎樣的改變呢?

各大電商物流、快遞企業(yè)送貨速度之快一如上年。雙11當天早上,物聯傳媒的同事說到,“11號凌晨下單的商品,早上就收到了快遞員的電話,說商品送到了?!?/p>

商品能保持高效送到用戶手中,原因在于各大電商物流、快遞企業(yè)提前為雙11做好了備戰(zhàn),通過數智化技術賦能物流,讓用戶收貨時間盡可能縮短,提高用戶的收件體驗。

不如先來看看各個物流企業(yè)的雙11備戰(zhàn)手法。

1573638338(1).jpg

京東物流在時效及分揀方面加大投入,通過啟用兩大百萬級的智能分揀中心備戰(zhàn)雙11,集中式、規(guī)模化處理訂單,提高整體分揀效率。同時,5G技術開始被應用在物流場景中,通過5G技術+視覺傳感器自動識別倉內商品的實物提及,匹配最合理的車輛,提升滿載率。

其次,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快遞企業(yè),也分別在拓展智能倉儲方面發(fā)力,通過投入自動化設備,保證快遞包裹的入庫出庫效率更高,從源頭倉儲環(huán)節(jié)提升物流運行效率。

各個企業(yè)除了在智能倉儲方面不斷加碼,在時效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期望快遞包裹能夠最早24小時內達到,最晚72小時之內達到。如京東物流的城市群半日達(211限時達)、蘇寧物流的1小時零售場景送達、通達系的長三角地區(qū)72小時必達等等,都在時效爭奪戰(zhàn)方面許下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天貓、菜鳥與各大快遞企業(yè)聯合備戰(zhàn)雙11,運用數智化技術提升配送速度,加大快遞的綠色化建設。

在數智化方面,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表示“隨著菜鳥電子面單的普及與IoT技術的深化,正在讓每一個包裹、每一個物流人、每一輛車、每一個倉庫成為一個數字化節(jié)點,連結成一張數智化網絡。雙11期間,在這張數智化的智能物流骨干網上,全球3000家快遞物流公司共同協(xié)作,讓天量包裹平靜如水發(fā)生,帶來更好的物流體驗?!?/p>

“今年菜鳥首次推出規(guī)模化的預售訂單下沉,提前發(fā)貨到消費者10公里范圍內,保障了大批雙11凌晨支付尾款的訂單在當天早上就送到了消費者手中。”

1573641106(1).jpg

對于綠色,萬霖介紹,菜鳥“回箱計劃”已全面升級,除了全國4萬個菜鳥驛站以外,還有3.5萬個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的快遞網點,都可接收快遞包裝物并分類回收、再次利用,形成環(huán)保循環(huán)。

如果我們回憶起2018年的雙11,會發(fā)現2019年雙11前物流行業(yè)的備戰(zhàn)以及物流配送信息的更新頻度都和上一年形成了鮮明對比。

2018年雙11前,物流企業(yè)各種秀肌肉、秀黑科技等現象頻頻出現,而2019年的備戰(zhàn)則更加注重數字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以及物流行業(yè)對環(huán)保的日益重視。

2019年雙11當天,物流配送信息的更新頻度比2018年明顯少了許多,僅有蘇寧物流、中通快遞、日日順物流在雙11凌晨第一時間公布了首單配送數據,似乎物流配送的高效性已經成了默許,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

針對此現象,有關業(yè)內人士表示,雙11物流發(fā)展11年,2018年是雙11的第10個年頭,可以理解為是快遞物流領域10年的一次跨越,這10年期間很多運營模式、傳播模式是延續(xù)此前的打法。而第10個年頭順利轉身之后,迎來的第11個雙11,快遞物流領域會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科技、智能化的時代。

所以,目前物流行業(yè)對于雙11已經從靠堆資源應對的階段,邁向數智化升級的階段。企業(yè)關注的重點也從倉庫容量是否足夠,如何應對爆倉等話題轉移到如何通過數字智能化方式提升自身的倉儲、分揀、末端配送能力,盤活每個物流要素,更充分、高效地提供服務。

三、以人為中心,成為直播時代下的商業(yè)新邏輯

6.jpg

11月11日當天,阿里在園區(qū)內設置了全球直播間,邀請各國熱門主播在直播間里直播賣貨。同時,全球有近百個品牌的總裁親自上陣,進淘寶直播間帶貨,此外,更有1.5萬名村播走進田間地頭開播,20多位縣長排隊進直播間吆喝當地特產。

“淘寶第一主播”薇婭受女裝品牌百麗邀請直播,吸引4200多萬粉絲在線觀看,9小時破8億銷售額,比前一年少用了10個小時。

京東聯合明星、KOL們以直播方式推薦品牌好物,蘇寧則推出了門店和原產地買手的直播方式,抖音、快手等內容電商平臺也拿出大流量支持主播直播帶貨。

這些細節(jié)的背后,反映的是商業(yè)邏輯的徹底變化,電商已經從以商品為核心的“圖文時代”升級到了以人為核心的“直播時代”。

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圖文時代的消費者需要看評論,問客服,而直播時代則可以直接互動,隨時提成各種質疑。

從商家的角度出發(fā),圖文時代靠的是商家的P圖能力,而直播時代則可以全方位、實時的展示產品,對消費者的關注點及時回應。

1573641247(1).jpg

直播經濟的本質是一種聚合消費者的藝術,意味著商業(yè)正在由“物以類聚”向“人以群分”過度。

這會產生什么影響呢?

第一,隨著5G和視頻媒體的發(fā)展,一切都會變的可視化,直觀化,無論商品還是人,都必須有足夠的勇氣直面消費者。

那么,意味著那些能夠聚合消費者、并能感知消費者需求的人可能會聚集出現,更能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比如網紅、大V、主播等等。

當把線下店鋪開到線上形成風口時,很多人開始了自己的淘寶開店之旅,生活中多了很多淘寶店家,隨著電商的演化,小編在想,未來會不會也有那么一個人人都想成為主播的階段呢?

第二,人以群分后會形成大大小小、形色不一的群體,群體的分散可能會導致企業(yè)無法標準大規(guī)?;a某些產品,倒逼企業(yè)進行思考,去思考如何根據群體特性生產合適的產品。

根據消費者需要什么,生產者才去生產什么,會使傳統(tǒng)狹長的供應鏈變成逆向的、扁平的。當制造業(yè)與互聯網的高度融合后,C2F(顧客對工廠,簡稱客廠)模式或者C2M模式可能會受到市場的歡迎,從而步入按需生產時代。

雙11已過,不管是致力于給用戶提高用戶體驗的阿里云,還是處在數智化升級的物流業(yè),以及不斷涌現的購物新方式,都在告訴我們,這是個不斷變化的時代,企業(yè)只有認清自己處在的時代,主動擁抱變化,才有機會成為時代的弄潮兒。